
公积金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中的“一金”,这“一金”能和社保并列,自然说明它非同小可。跟“五险”中的养老、医疗等保险比,公积金并非缺它不可。公积金大家熟知的最主要的用途就是购房时公积金贷款和还款,但是现在由于商贷利率和公积金利率相差无几,贷款利率低的优势也渐渐不再明显,所以即使没有公积金也能享受到比较低的贷款利率。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公积金真的是一个好东西。抛开公积金贷款这个最大的用途,它的“好”主要体现在它的长期主义上。
前面已经分享过关于公积金的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的话题,公积金由单位和员工个人共同按照1:1的比例缴纳,其中缴存比例为5%-12%。不同于养老、医疗账户设立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公积金只有个人账户,而且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金额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一旦进入个人账户,账户中的缴存金额就归自己所有。公积金账户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灵活性比较低,除了公积金规定的提取和使用方式,比如贷款还款、租房、维修房屋等,其他情况很难提取公积金,所以公积金就相当于一个另存争取的储蓄账户,更直接一点,可以把它理解为个人养老金账户。如果平时公积金缴存金额不使用,那么到退休的时候你的账户里应该会有一笔不小的金额。
比如,员工小牛公积金缴费基数为8000元,连续缴纳了30年,缴纳比例为单位10%个人10%,那么他30年累计缴存的金额就会有8000*10%*2*12*30=576000元,而同期他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缴存金额是8000*8%*12*30=230400元,公积金账户余额是养老个人账户金额的2.5倍。而且公积金账户余额可以在退休之后一次性提取出来。
很多人或者很多企业认为公积金并非是必须缴纳的,法律没有规定公积金强制缴纳,因此很多公司只为员工缴纳社保而不缴纳公积金,这为公司节省了很多成本。实际上,公积金和社保一样是必须要缴纳的。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五条,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所以一旦建立劳动关系,企业就需要为员工缴纳公积金。
还有的公司虽然给员工缴了公积金,但并没有按照法定基数缴纳,而是按照最低基数缴纳。关于公积金缴纳基数,可以参照《社保公积金基数这么算才是对的,你的公司有没有给你足额缴纳?》一文。缴费基数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缴费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