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房不认贷"
房地产中认房不认贷是一种什么样规则,在商品房买卖中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认房不认贷"是指在房地产交易中,主要以房屋的实际购买情况为有效交易依据,而不过多关注购房者的贷款情况。具体来说,这一规则指出,购房方在房地产交易中无需提供贷款材料或银行贷款批准证明,只需提供购房资金的真实来源证明。
在商品房买卖中,"认房不认贷"规则起到以下积极作用:
1. 简化交易流程:购房方只需购房资金的真实来源证明,无需提供复杂的贷款材料,可以简化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
2. 鼓励合规支付:购房资金来源真实性的确认,有助于鼓励购房方使用合法合规的资金进行购房交易,并减少非法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可能性。
3. 保护购房者隐私:购房者无需透露自己的贷款情况,保护个人隐私。
4. 降低购房门槛:购房者无需依赖银行贷款批准,减少了对贷款资格的限制,可以更灵活地选择房产并进行购买,降低了购房门槛。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监管要求或重点关注的高风险区域,可能会对"认房不认贷"规则进行调整或限制,以防止非法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并促进市场稳定。此外,购房者在购房中仍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履行相关的税收申报和其他义务。
什么是“按揭”以及意义表达?
按揭是指购买贵重资产(如房屋或车辆)时,以借款的方式支付购买价格的一种金融安排。个人或企业可以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按揭贷款,根据约定的利率和还款期限,每月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
按揭具有以下意义和表达:
1. 分期付款:按揭使得购买贵重资产更加灵活,可以将购买价格分摊到长期的还款期限内,而不需要一次性支付全部金额。这样可以减轻购房或购车的经济负担,让更多人能够实现大额消费。
2. 资金运作:按揭为个人或企业提供了资金灵活运作的机会。通过按揭贷款购买房屋或车辆,可以将现金用于其他投资或经营需求,以期获得更好的回报。
3. 风险管理:按揭可以帮助降低购买贵重资产的风险。如果通过按揭购买房屋,出现突发情况无法偿还贷款,银行或金融机构通常会与借款人合作寻找解决方案,避免因贷款违约而失去房产。
4. 增加信用记录:按揭还款按时并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有助于个人或企业建立信用,从而在日后申请更多类型的贷款时享有更好的利率和更高的额度。
需要注意的是,按揭贷款涉及利息和还款义务,借款人需要对还款能力进行合理评估,并妥善管理财务,确保按时偿还贷款。
什么是 次贷? 什么是掉期?所包含的意义?
1. 次贷(Subprime Loan)是指向信用风险较高的借款人提供贷款的一种金融产品。这些借款人通常没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或者收入稳定性较低,因此按照传统的贷款标准并不符合资格。为了满足此类借款人的需求,金融机构推出了次贷产品。次贷通常具有更高的贷款利率和较低的贷款要求,以弥补借款人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然而,次贷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后的不良还款表现引发了金融风险和市场动荡。
2. 掉期(Swaps)是一种金融衍生品,是两个当事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交换现金流的合约。这种交换可以涉及利率、外汇、商品或其他资产。掉期的重点是在交换现金流,而不是实际买卖资产。通过掉期,交易双方可以根据市场利率或其他市场参数的变动赚取或储蓄差额,并进行风险管理。
掉期的意义包括:
- 风险管理:掉期可用于对冲金融风险,如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商品价格波动等。
- 外汇交易:掉期可用于实现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帮助企业或个人管理跨国交易中的汇率风险。
- 利率管理:掉期可用于锁定利率,并减轻利率波动对企业或个人贷款成本的影响。
- 投资策略:掉期可用于实施某种投资策略,如套利或对冲策略,以赚取收益或保护资产。
掉期市场通常是由专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参与的,它们有助于提供市场流动性,并为参与者提供了风险管理和投资机会。然而,与其他金融衍生品一样,掉期也存在风险,如市场风险和对手方违约风险,需要谨慎使用和监管。
什么是再贴现利率?
再贴现利率(Discount Rate)是指中央银行(或类似机构)向商业银行提供短期资金时所使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的工具之一,用于调控货币市场利率和推动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通常需要以特定利率进行再贴现(或贴现)操作,以获得流动性支持。再贴现利率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和宏观经济条件。一般情况下,再贴现利率通常比市场上其他贷款利率低,以鼓励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取资金。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实施货币政策,例如调节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金融市场等。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刺激经济活动,它可以降低再贴现利率,使商业银行更容易获取低成本资金,从而鼓励贷款和投资活动的增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认为经济过热或通胀压力较大,它可以提高再贴现利率,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借贷动力,抑制过度贷款和投资。
再贴现利率是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指标,对经济和金融机构有重要影响。同时,再贴现利率也是商业银行参考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评估借款成本和风险承担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投机资本”?
投机资本(Speculative Capital)是指以追求高额利润为目的,将资金用于高风险投资活动的资本。投机资本主要关注在短期内通过市场价格波动来获取差价利润,而不是通过长期投资获得持续而稳定的回报。
投机资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和行为方式:
1. 高风险投资:投机资本追求高额利润,通常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市场或交易,如股票、期货、外汇等。这些市场价格波动大,存在较高的波动风险。
2. 短期交易:投机资本更注重短期、快速的交易,以利用市场价格的瞬间波动来获取利润。投机者通常采用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或市场情绪等方法进行交易决策。
3. 杠杆效应:投机资本常常利用杠杆,即通过借入资金来放大投资规模。杠杆可以带来更高的回报,但也增加了投资风险。
4. 追求利差:投机资本借助价格差异、利率差异或货币汇率差异等,通过跨市场、跨国界的套利活动获取利润。
尽管投机资本对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容易引发市场不稳定、价格异常波动和金融风险。在一些情况下,过度的投机活动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因此,监管机构通常采取措施来限制投机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投资银行
什么是投资银行,他的地位、功能和作用?
1. 市场中介和金融服务提供商:投资银行在市场中担任多个角色,包括经纪商、承销商、市场制造商和金融顾问等。它们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如股票和债券的承销、融资安排、并购和重组建议、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和市场研究等。
2. 资本市场融资与承销:投资银行作为承销商,帮助企业和政府机构进行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与销售,通过承销业务为客户筹集资金,并提供专业的市场定价、销售和分销服务。
3. 企业金融和并购顾问:投资银行在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和其他金融解决方案上提供专业建议,帮助企业实现资本结构优化、企业并购、资产剥离等战略目标。
4. 投资与资产管理:投资银行通过旗下的投资业务,参与股票、债券、衍生品和其他金融工具的投资活动,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证券交易和投资组合管理等服务。
5. 风险管理:投资银行通过交易结构创新和风险管理工具,帮助客户管理金融市场风险,为客户提供利率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和商品价格风险管理等服务。
6. 提供专业金融解决方案:投资银行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特定金融问题和挑战。
投资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它们在推动经济增长、支持企业融资和投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和市场稳定性。然而,投资银行的活动通常与高风险和复杂性密切相关,需要受到监管和监督,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公平。
企业的“重组”与收购,各表达什么意义?
企业的重组和收购都是指不同企业之间的合并、整合或收购等行为,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目的。
1. 企业重组(Corporate Restructuring):企业重组是指企业内部的重组行为,通过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范围、资本结构或股权结构等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竞争力。企业重组的目的是重新组织和优化企业资源,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等。
企业重组的形式包括:
- 业务重组:合并、分立、剥离或整合企业的业务部门或子公司。
- 资本重组:通过发行新股、回购股份、股权转让等方式调整企业的股权结构。
- 资产重组:以买卖资产、兼并、收购或合资等方式调整企业的资产配置。
2. 企业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企业收购是指一家企业收购另一家企业的股权或资产,从而使两个独立实体合并成为一个整体。企业收购的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产能、扩大经营范围、增强竞争力等。
企业收购的形式包括:
- 股权收购: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控制目标公司的管理权。
- 资产收购:购买目标公司的特定资产或业务部门。
- 全并:两家公司合并,成为一个新的实体。
企业重组和收购对企业和市场都有重要意义:
- 实现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重组和收购,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 扩大市场份额和竞争力:通过收购与合并,企业可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 实现业务多元化和全球化:通过收购其他行业或地区的企业,企业可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拓展国际市场。
什么是通胀?什么是通缩?
通胀(Inflation)是指一种普遍的价格上涨现象,即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当通胀发生时,相同数量的货币只能购买到较少的商品和服务。通胀通常由货币供应量扩大、需求增加、成本上升或其他因素引起。
通胀的影响:
1. 购买力下降:随着物价上涨,相同数量的货币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减少,导致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2. 收入分配变化:通胀可能导致工资增长无法跟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从而导致实际收入减少。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们受到的影响可能不同。
3. 储蓄贬值:通胀降低了货币的购买力,导致存款和其他固定利率投资的实际价值减少。储户可能要承受实际负利率的损失。
4. 不确定性和投资行为:通胀可能导致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可能因为通货膨胀对未来现金流的影响而犹豫不决。
通缩(Deflation)是指价格普遍下降的现象,即货币的购买力上升。通缩通常发生在经济衰退、需求不足、过度债务等情况下。通缩可能导致消费者推迟消费,企业遭受利润下滑,导致经济恶性循环。
通缩的影响:
1. 消费者观望:通缩下,消费者可能会等待价格进一步下降再购买,导致需求下降,进一步压低价格。
2. 债务负担加重:通缩会导致实际利率上升,使现有债务的还款额度提高,对借款人不利。
3. 投资减少:压低物价和需求不足往往会抑制企业投资和雇佣,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通胀和通缩对于经济和个人都有影响,政府和央行通常会采取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来应对通胀和通缩的影响,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GDP,CPI,PPI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GDP、CPI和PPI是常用的经济指标,分别代表以下含义:
1.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它是评估经济产出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年度或季度为单位进行统计。
2. 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价格指数,用于衡量一篮子代表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CPI常用于衡量通胀水平,即货币购买力的变化。通常以基准年或基准期为参照进行计算。
3. 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产者价格指数,用于衡量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的价格变动。PPI常用于衡量生产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从而提供有关通货膨胀和利润状况的信息。
这三个指标可以帮助分析经济的不同方面和层面。GDP主要关注整个经济的总体产出,CPI关注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PPI关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物价变动。这些指标对于制定经济政策、评估经济状况和预测经济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组图
什么是汇率?什么是外汇储备?
汇率(Exchange Rate)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表示一种货币可以兑换多少单位的另一种货币。汇率是由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决定的,随市场的波动而变化。汇率的变动对于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有重要影响。
汇率的两种常见类型:
1. 固定汇率制度:国家或地区将本国货币的汇率与其他国家货币或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固定,力图保持相对稳定的汇率。这种制度通常需要政府或央行采取干预措施,如大量买卖外汇储备来维持汇率稳定。
2. 浮动汇率制度:国家或地区不干预汇率市场,允许汇率根据市场供需关系自由浮动。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波动主要由市场因素决定,如货币供求、经济情况、利率差异等。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是由国家或地区储备的外币资产,通常由政府或央行管理。外汇储备是国际支付和外汇市场稳定的重要支撑,用于调节汇率波动、支持国际贸易和支付国际债务。
外汇储备的作用:
1. 支持汇率稳定:外汇储备可用于买卖外汇市场,以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
2. 支持国际贸易:外汇储备可用于支付进口商品和服务的费用;同时,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也能提高信心,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3. 应对金融危机:外汇储备可用于应对外部冲击,如金融危机或资本外流,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4. 资金投资和资产管理:一些国家会将外汇储备以低风险的方式进行投资和管理,以获取一定的收益。

SWIFT系统
什么是“SWIFT系统”到底是什么?
全称为“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性的国际合作组织,成立于1973年5月,总部设在比利时,2个信息交换中心分别设立在荷兰和美国。日常运作由董事会进行管理,董事会由25位独立董事组成,任期三年。其中美国、比利时、法国、德国、瑞士各拥有两个董事席位。长期以来SWIFT董事长基本由美国会员单位代表担任。
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系统是一个由银行和金融机构使用的国际金融电信网络,用于处理国际汇款和电汇等金融交易信息。它是全球银行间通信的标准平台,提供安全、高效和可靠的金融电信服务。
SWIFT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 提供安全的通信网络:SWIFT系统通过加密和认证技术确保交易信息在银行间的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 提供标准化的消息格式:SWIFT系统使用一套标准化的消息格式(如MT消息),确保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符合规范和一致,减少潜在的错误和误解。
3. 处理国际支付和汇款:SWIFT系统便于银行之间进行国际汇款和电汇等支付交易,快速、高效地处理跨国资金转移,并提供实时的支付通知。
4. 提供金融信息传输服务:SWIFT系统还用于传输和交换其他与金融有关的信息,如证券交易、外汇交易、金融市场信息等。
SWIFT系统由会员组成,目前拥有超过11000个成员机构,涵盖了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利用SWIFT系统进行交易需要成为其会员机构,并遵守其相关规则和操作规程。
需要注意的是,SWIFT系统仅提供金融信息的传输和处理服务,并不直接进行资金结算。资金结算通常由各国的中央银行或金融机构完成,依据接收到的SWIFT交易信息执行相应的资金转移。
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是国际经济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国政府和央行通常会密切关注和管理外汇储备的运作。
SWIFT系统是SWIFT国际股份有限公司(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 Cooperative)成立和管理的,总部位于比利时。SWIFT是一个全球性的非盈利组织,不属于任何单个国家或政府控制。
然而,由于SWIFT系统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广泛应用和普遍接受,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作为全球银行间通信的标准平台,SWIFT系统被广泛用于国际汇款、电汇、国际支付、证券交易和外汇交易等金融交易中。大多数国家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是SWIFT系统的会员,使用其服务进行跨境支付和金融信息交流。
由于SWIFT系统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核心地位,一些政治因素和制裁政策也可能导致SWIFT系统被用于限制某些国家的金融交易。举例来说,美国政府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使用SWIFT系统来制裁其他国家或禁止某些机构进行与被制裁实体的交易。这种限制或制裁政策受到国际法的约束,并经过SWIFT系统的慎重考虑和审查。
由于SWIFT系统的普遍应用和被广泛视为可信的平台,SWIFT系统的限制或排除可能会对受到制裁的国家或个别机构的金融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依赖国际金融系统开展贸易和金融往来的国家而言,SWIFT系统的限制可能会对其经济和金融活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SWIFT系统本身并不受任何国家控制,但由于其广泛的全球应用和重要性,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且一些政治因素和制裁政策可能对特定国家或个别机构产生限制和影响。
为何说“SWIFT系统”为何被美国控制?
美元拥有全球性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投资、贸易和结算货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在国际支付结算中占比40%(人民币仅为3.2%),因此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跨境贸易、投资资金结算被美元“垄断”。SWIFT的美元交易信息报送也无法脱离美国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单独存在。
并且,很多国家从世界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获取美元贷款,但贷款协议都约定,这些国家必须以美元形式偿还,并通过美国CHIPS系统,以及SWIFT报文系统进行收付结算,使这些国家只能牢牢地捆绑在“美元霸权”的车轮上,导致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与贸易投资结算都受到美元的影响与控制。
美国如何控制SWIFT系统的?
SWIFT是一家中立的服务机构,位于比利时,需要遵守比利时及欧盟的法律。所以原则上讲,美国并不能直接指使SWIFT,而是需要通过说服欧盟去制定相关法律。但美国希望绕开欧盟,更加方便、直接地控制SWIFT,便依据SWIFT公司章程中约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下列情况发生时,SWIFT保留切断用户联系的权利……客户被证明不符合公认的商业行为准则时”,以KB主义融资为由,宣称其制裁对象不符合公认的商业行为准则,进而让SWIFT停止为某些客户提供服务。
那么我国将来怎样应对SWIFT系统那?
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系统投产目前国际清算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各国统一共享的国际电讯系统,如SWIFT;二是各国主导的本国货币的跨境清算系统,如美国的CHIPS(美元跨境清算系统)和我国的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为适应我国跨境贸易形势发展的需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实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建设,2015年我国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系统正式上线,二期于2018年投产。由CIPS、CNAPS和SWIFT共同构成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清算体系,类似于美国的“CHIPS + Fedwire + SWIFT”体系。
CIPS运行时间基本覆盖全球各时区的工作时间,支持全球的支付与金融市场业务,满足全球用户的人民币业务需求。但仅能接受其他货币兑换人民币的结算和划转(如果做非人民币的结算,仍需经过SWIFT)。
截至2021年11月末,CIPS系统覆盖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参与者1253家,其中直接参与者75家,间接参与者1178家。CIPS系统处理业务 85.68 万笔,金额 21.68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6.51%和 78.63%。日均处理业务 1.30 万笔,金额 3284.57 亿元。我国的跨境金额支付、结算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那么我们的央行数字货币是否能替代SWIFT?
SWIFT的定位是全球金融电讯服务的供应商,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是一套电子现金支付系统。因此,用央行数字货币替代SWIFT,类似双方联系时不使用电话,而是打开一款网络游戏,用游戏语音进行通话。
尽管央行数字货币无法替代SWIFT,但完全有可能减缓一国对SWIFT的依赖。在当前的国际清算体系中,跨境支付十分依赖账户:用户需要在银行开立账户,CIPS的直接参与者需要在CIPS开设账户,境外银行需要在境内代理行、境外清算行开设账户等等。然而,在央行数字货币的语境下,没有账户的概念,而是只有数字钱包的概念。数字货币不需要与相关的银行账户绑定,交易转账也不依赖于银行账户。因此,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有可能改变目前以分布在全球各地、各时区的代理行和清算行关系为基础的跨境支付格局。
如果某一国家的金融机构被禁止使用SWIFT国际结算系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如果一家金融机构被禁止使用SWIFT国际结算系统,那么该金融机构或将中断与全球银行间市场的联系。如果某一国家的金融机构被禁止使用SWIFT国际结算系统,那意味着这个国家的金融机构将很难与SWIFT国际结算系统内的各国金融机构进行跨境资金转移,有可能影响到该国全球资金往来和贸易开展。”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指出,此次欧美主要国家只是将俄罗斯的部分而非全部银行剔除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可能是为欧盟部分国家购买俄罗斯天然气保留支付渠道。另外,俄罗斯也开发出了本土版的金融信息传输系统,但目前发挥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认为,SWIFT国际结算系统并非“卡脖子”,不必过度解读。不在SWIFT国际结算系统内,并不意味着国际间的跨境交易就完全停止,目前还存在单一欧元支付区(SEPA)、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等双边和多边国际结算系统,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跨境金融服务。参与双边或多边国际结算系统的国家之间,可以借助自身的这些国际支付体系进行银行间市场交易。“但是建设双边和多边国际结算系统的成本较高,”曹和平说,此外也要看到的是,近年来随着光纤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终端支付也成为了跨境支付的方式之一,带来了更多的探索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