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全国一些热门景区附近,新开辟出来的营地随处可见,在地势稍微平整一些地段,每隔一两公里就能看到一处营地。北京延庆区发布了《景区帐篷露营管理指引(试行)》,率先实现景区帐篷露营产业规范管理。

露营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契合了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现实要求,在可预见的未来,露营地产业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实现从生活方式到产业的完美进化。同时,露营地也从单一功能营地向复合化旅游、度假功能营地转变,并发展成全面塑造其自身旅游吸引力的互联网时代的魅力营地。

露营地可以依据所在地地形分为海滨型营地、湖畔型营地、森林型营地、乡村型营地、山地型营地、河畔型营地和沙漠型营地等几大类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营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设计者需要做到全面把控营地整体、透彻了解基地条件以及充分运用景观因素,这样才能设计出因地制宜的露营地。

露营地规划设计的原则

每个露营地的自然条件和周围地形环境大相径庭,所开发的娱乐休闲项目也各具特色。总体而言,露营地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功能性原则:露营地需根据不同的游客类型(房车游客、私家车游客、未开车的游客)提供满足其不同露营需求的服务。加油站、汽修站、洗车行等配套服务也是保障汽车正常行驶必不可少的设施。

2.生态性原则:露营地一般建设在自然资源较好的风景区,利用现有的风景资源吸引游客。如何使增加的人工景观在生态角度上尽可能降低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干扰,在景观上不损害原始自然风貌并与其形成相互协调的整体,是露营地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

3.协调性原则:露营地的各功能区需合理衔接,相互映衬,协调发展,使露营地成为一个既有统一风格又有自身特色的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一个露营地吸引游客的不只是营地条件,还有周围的自然环境。因此,露营地建设也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营地根据其类型、自身特色及目标客源市场的消费特征,设置有不同的功能区,一般包含综合服务区、宿营区、休闲娱乐区等。营地总体规划按空间布局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均匀发展型、辐射型、主轴线型。

1.均匀发展型。该模式的缺点是露营区的景观通常比较单一、乏味,缺少变化和情趣。适合建设在场地本身比较平整、形状也较规整,像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海滨沙漠、辽阔的草原等。

2.辐射型。该模式的优点是露营区独立、景观各异,还可结合环境在露营区内增加娱乐活动场。适合建设在对露营环境要求较高,景观具有变化和特色的景区。

3.主轴线型。该模式的优点是各个露营区几乎都很独立,可结合所处环境特点开发出完全不同的露营特色;可选择性强,易于周边生态环境的营建。适合建设条件在风景游览路线较长的大型风景旅游区或景点比较分散的山地环境中建设。

露营地的设计要素

1.水。在露营地的规划设计中,水是最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尤其是海滨型、河畔型、湖畔型等类型的露营地就更加重视水体的选择;安静的湖边、温泉或露天温泉等优美的环境也是露营地的重要卖点;特别是在营地的一些滑水、戏水等活动娱乐区也都依赖于水体。

2.植物。在营地植物配置方面,为了使人享受到一年四季树木的变化,应栽植一些落叶树,比起松柏等长青树来说灌木丛和落叶林更能体现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观;还应避免栽种能产生树脂和滋生蚊虫的树木;高大的树木比低矮的效果好。

3.建筑物。大多数自驾游客来营地都是为了追求自然的宁静,所以,一定要避免过多的钢筋凝土建筑。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也还是可以建造一些木屋、民宿、装配式建筑、旅游环保厕所等固定设施。所有建筑物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采光,建筑物的颜色及形状要与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环境相协调,并且符合当地传统建筑的风俗习惯。

4.园林构筑物。园林构筑物主要包括踏跺(台阶)、坡道、墙、栅栏以及公共休息设施。在回归自然的房车营地中,为了体现野趣,栅栏、台阶可采用用石头、木材。围合和隔离空间的材料,也尽量选择符合当地特色的材料。

5.铺装。在营地建造中,铺装应该尽量减少。除了主要的公路可用沥青铺设外,其余次要的公路和辅助性的小路均用石砾铺设;主要的排水系统考虑安装排水管网外,其余的排水沟均用鹅卵石铺底以利于污水下渗;搭建帐篷的地点就地取土撒播上当地的草籽。停车处和车道可以用当地的小鹅卵石铺上一层,在缝隙处可以就地取土撒播上当地的草籽。